top of page

《刀新聞》

  • 作家相片: Dr. Yiu
    Dr. Yiu
  • 2024年6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亞特蘭大刀展(BLADESHOW 2024)在剛剛的周末完滿落幕,今年Knife of the year獎項除了首次將「美製」和「進口」刀具分組競賽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驚人的賽果被大多數人所忽略了 --年度廚刀獎由一家名不經傳的陽江代工刀廠「QSP」奪得殊榮。


廚刀這個分項在整個Knife of the year系列中一直都不是十分矚目;如果各位有留意店長近幾年的報道,應該會知道這消息是一個多大的震撼彈!雖然回顧過去「旬SHUN」的十年王朝結束後,基本上都有點處於池中無魚的悶局;但是今年的這個賽果卻可以說是意味深長。撇除中國因素客觀來看,我們可以猜測QSP是看準了Knife of the year的現況以參賽戰略得獎 (他們的產品也有各種直刀和摺刀);但另一方面也暗示著QSP的做工已經到達Bladeshow評審認可的專業水平,在量產刀來說陽江的影響力已經不容小覤了。


這幾年如火如荼的Decoupling China現象至今其實對刀具市場仍未有十分顯著的影響,畢竟製刀這種低利潤、高技術門檻的生態圈很難像成衣或是IT金融業一樣輕易往東南亞國家開荒遷移;何況看看Amazon,老外對陽江刀的接受度也沒有消退。也許我們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刀具市場會走向兩極化:像QSP這次的得獎刀具會以量制價,直接把過往屬於中階刀具的款式拉到市場的低端;而面對工匠短缺老化問題的日本刀具產業,估計應對海外市場的最佳方案就是往頂尖工藝品的路線發展,與這個愛恨交錯的鄰國分庭抗禮了。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借SPG STRIX的出現了解刀具用鋼的本質 其之五:刀鋼的工業根源(下)》

承襲上期的內容,店長嘗試從歷史文化脈絡中窺探一下為什麼東西方最終在20世紀的現代對刀具鋼的理解與使用截然不同。 這邊先做個聲明 — 我們知道刀劍的相關技術與傳承方式是被按照嚴格的教義獨立保育起來的;因此雖然「和包丁」的體系與之有相似之處,但目前已然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生態了。...

 
 
 

Comentários


© 2019 by 刀字不出頭 & Dr. Yiu.

bottom of page